×

关注微信公众号

黎族骨簪:刻在发饰上的文化密码

查看内容

黎族骨簪:刻在发饰上的文化密码

2017-5-20 17:22| 发布者: bwg8866| 查看: 553| 评论: 0|来自: 三亚新闻网

王启敏在他那昏暗的工作室里雕刻骨簪

王启敏指导学员如何截料、修整成形等技艺

骨簪是白沙地区黎族妇女的精美头饰

王启敏雕刻的骨簪

「黎族骨簪,由脱脂的兽骨经过精细雕刻而成,是黎族传统且又珍贵的头饰品。骨簪不仅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更蕴含了丰富的黎族文化密码。骨簪原始工艺和纹样见证了黎族从原始走向现代的过程,它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2005年,黎族骨簪技艺被列入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黎族骨簪逐渐被世人所识。从洗刷去脂、截料、修整成形、磨制、钻孔雕刻、染色装饰的制作工序到复杂的几何图案,黎族骨簪技艺让世人惊奇。」


如今在黎族地区,骨簪已经难得一见。4月25日,三亚日报记者慕名驱车来到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探访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骨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启敏,同时走进了白沙黎族传统骨簪技艺培训班,目睹和感受了骨簪制作工艺的全过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枚小小的兽骨上,能雕刻出如此精美的花纹,如此精美的文化密码。

走进传承人的骨雕世界

4月25日,白沙县城的天空仍然下着毛毛细雨,53岁的王启敏培训完学员后,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家,走进了他的骨雕世界。


王启敏的家就在白沙县河西桥边,两层的老房子,他的工作室在二楼,连接着小阳台,阳台上晒着一些骨头。在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动物的骨头和一些根雕,小窗户前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些骨簪的半成品,还有刻刀等。环顾工作室,几乎全部堆满了骨簪的工具、骨原料和书籍资料,这就是他的骨簪世界。


个子瘦小的王启敏有一双灵动的眼睛,皮肤黝黑,额骨较高,一看就是标准的黎族人。他一边拿出珍藏的骨簪让记者拍照,一边介绍情况。王启敏自从在白沙县文化馆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附近的县、乡、村几乎跑遍了。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才让他迷上黎族骨簪。至于他和骨簪的缘分,要从1993年著名学者宋兆麟先生来白沙县考察说起,当时,王启敏随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白沙进行文物普查,宋先生看到精美的黎族骨簪眼睛顿时一亮,当时骨簪制作工艺的传承情况已比较严峻,宋兆麟先生意识到,如果再没有人传承,那么精美的黎族骨簪将会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于是,宋先生嘱咐王启敏,一定要把黎族骨簪工艺传承下去!王启敏立即一口答应。宋兆麟回到北京后,就买了一套刻刀,给他寄了过来。从此,王启敏开始走上了学习骨簪制作之路。


白沙县南开乡黎族老人符亚国是王启敏的骨簪老师。学习黎族骨簪制作,是件费力费时的事情。南开乡距离白沙县城20余公里,王启敏上班之余不断来回跑往南开乡去学习骨簪制作。学习骨簪之初,由于雕刻有一定难度,为了熟能生巧,王启敏经常废寝忘食的练习雕刻。他勤奋好学,除了日常勤奋练习刀工外,还把各种骨簪纹样都画在纸上以方便研究,同时也将符亚国老人教的雕刻技艺记载在日记本上。翻开王启敏笔记本的第一页“多读画,多读书。雕出人心艺术品。雕刻要虚心向老师和朋友求教,刻出名字!”。多么质朴的几句话,涵盖了王启敏对待骨簪深厚的感情。


王启敏在介绍骨簪时眼神闪耀着执着的光芒。他拿出他做好的、未做完的骨簪让三亚日报记者看。他说:“这样一根骨簪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必须要谨慎仔细,才能刻好它。骨簪的刀法有严格的要求,力度需要控制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角度也要把握好,才能刻出来。”

黎族骨簪的历史源流


骨器早在原始时期就开始存在,历史悠久,构成了丰富的古代文明。史前时期,骨制品与木制品、石制品一样,属于人类早期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必备品。在众多考古遗迹中都有出土大量骨器。从考古中可以见证骨器是当时常用品之一,在金属技术出现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骨器装饰品、器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骨器早在东汉以前就已经在黎族地区很普遍。随着时代的变迁,黎族骨器已不再广泛出现在黎族人的生活中,正如黎族“龙被”一样,骨器的制作技艺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2005年,黎族骨簪技艺作为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世人所识。


骨簪上的人形头像是何许人也?黎族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叫“总管三”的峒主(黎族首领),传说他英勇善战,为百姓排忧解难,是古时黎族民间崇拜的英雄。黎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英雄,黎族男人将其形象细致地雕刻在像剑的骨头上,然后别在头发中,以示崇敬和纪念。随着演变,逐渐变成黎族男女的头饰品,并将骨簪工艺流传下来。对于黎族骨簪的起源,虽然已无从考证,但骨簪原始工艺和纹样却见证了黎族从原始走向现代的过程,它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骨簪的制作工艺


骨器是人类继木器、石器发明之后又一重要发明,在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海南岛黎族地区保留着较为古老的制骨工艺,骨簪、骨梳在骨器中最为精美。


骨料是猎物或家禽宰杀后留下来的,骨器的种类有骨铲、骨刀、刮器、骨梭、骨镖、骨梳、骨项链等。


黎族骨簪的制作工艺历经数百年绵延传承、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它体现了黎族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骨簪的制作出自于黎族男性之手,其工艺一般是父传子。黎族骨器,除了在生产、生活中作为实用工具外,在装饰、宗教信仰方面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考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启敏说,学习骨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骨簪的花纹图案丰富多彩,风格各异,花纹图案不能预先画模,而是雕刻者根据自己对图案的构思和理解直接刻上去的。


王启敏从小就喜欢画画和雕刻。从1993年起,王启敏开始跟黎族老艺人符亚国学习骨雕,在老艺人的精心指导下,他渐渐地学会和掌握骨器制作和骨雕技艺。


在王启敏的工作室,他向记者介绍骨簪的制作工艺:人形骨簪的材料,一般选用牛腿骨,有时也用别的兽骨,如鹿腿骨,但不多见。选好材料后,第一道工序是洗刷去油脂。将骨放入水中浸泡,使骨髓、残存的肉丝、油脱掉,并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去味,晒干;第二道工序是截料。将晒干后的骨头用小钢锯或利凿按规格将之割成长条形状,接着放在砺石上磨平、磨光滑,修整成型;第三道工序是钻孔雕刻。用锋利的凿子或刻刀把人头像及各种花纹图案镂刻在骨条上;第四道工序是装饰着色。刻完后涂上一层黑烟或深蓝色的植物(大青叶)液浆为颜料,使之浸入刻痕中,再打上蜂蜡固定。


最后一道工序是抛光。就是用磨擦法将骨条表面上多余的涂料和蜂蜡磨掉,让其显露出黑白或蓝白相间的花纹图案,一支精美的骨簪就制成了。


“雕刻一支骨簪大约需要5─12天的时间,主要看雕刻者的熟练程度。”王启敏说。


黎族骨器制作艺术品是黎族造型艺术中较精采之一,雕刻精致,图案精彩,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

骨簪上的文化密码

黎族骨簪所雕刻的花纹不但精美,里面还含有许多文化密码。


王启敏说,黎族骨器制作艺术水平较高的是“人形骨簪”。“人形骨簪”是润方言妇女的珍贵头饰,长15至20厘米,宽1.5至2.5厘米,厚0.7~1厘米。雕侧身人形头像。分三段:上段为人头顶上的帽饰,形似人佩戴的高帽或缠在头上高高的包头或盘得高高的发结。顶端打几个小孔,系上流苏。长度占整个人头像的三分之二,上雕花草和几何纹。中段为人脸部分,即颈项和脸部。头像有单人头像和双人头像,双人头像是脖子以上分开,两个侧面人头像,两顶高帽,共同一个下身。下段(即脖子以下),相当于人的躯干腿部,占全长约四分之三,并根据曲线的变化而分成不同的格。每格所雕的花纹都不一样,雕有各种动植物纹、水波纹、弦纹、几何纹、圈点纹等。骨簪造型别致,雕刻精细,纹饰精美,内涵丰富。


骨簪对于研究黎族的宗教、工艺等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骨簪是黎族文物中的精品,被定为民族文物一级。


除了骨簪外,骨雕还有骨叉、骨梳、角号、火药筒、喼筒等。骨梳用牛骨雕成,上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图案,是黎族男女之间常互相赠送的定情物之一。牛角号,用水牛角制成,把一只牛角按3:30:2比例,离牛角尖端3厘米处截断,然后将角尖削成直径约二厘米的圆嘴,从横断面垂直往里雕凿二厘米的圆孔作为号嘴,一把角号就算制成了。角号声音低沉宏亮,远扬二公里之外。过去,角号当作通讯、乐器、招神驱鬼、镇邪消灾的工具。角号虽然制作不难,但关键是它的外表雕刻,要在角上雕上各种图案花纹。有几何纹、人纹、花草、鸟虫等。一把角号代表着一个男人,一把角号的美丑优劣对每个小伙子至关重要。因为角号代表着智慧、聪明、才干。


王启敏介绍说,人形骨簪有单人头和双人头两种。它是由头部、身部和脚三部分组成,头部是由人头像和帽(头冠)组成。人头像是一个峒主的头像,是黎族民间传说中一位英雄,将其形象雕刻在骨簪上,以示崇敬和纪念。


人形骨簪是黎族妇女的头饰品之一,既是雕刻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又是黎族珍贵的民俗文物。


“骨簪的花纹图案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没有两支一模一样的骨簪,这是由于雕刻艺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理念来雕刻图案。”王启敏说,在制作好的骨簪的头冠或身部钻些小孔,穿上小银链或红色的丝穗,挂上小铃铛或彩色草珠,骨簪就显得更多姿多彩,美观亮丽。

雕刻技艺代代相传

王启敏是黎族地区骨簪制作技艺唯一传承人,2005年,黎族骨簪技艺被列入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王启敏开始着手操办培训班,从各乡镇免费招收学员学习制作骨簪。4月25日,三亚日报记者走进白沙黎族传统骨簪技艺培训班,看到有的学员在王启敏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雕刻技术。很难想象,一枚小小的兽骨上,竟能雕刻出如此精彩的花纹,如此精美的文化密码。“培训班已举办三期,约有一百多名学员掌握了制作骨簪技术。”王启敏欣慰地对记者说。


王启敏说,在生产、生活中,黎族对动物的骨骼尽其所用。制作骨簪的骨料一是来源于狩猎;二是家畜宰杀后留下来的。骨簪的雕刻技艺是父传子,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骨簪一般是自制自用的,如供自家的妻子、女儿、媳妇使用,有时也赠送给亲戚好友,有时也作为商品,主要是用来以物易物,如用来换取生产工具、衣服、耕牛等,可见其价值的昂贵,但没有直接买卖换取金钱。此外男青年把骨簪送给心上人作为定情物或纪念物,妇女则将其视为爱情、婚姻的象征。


无论是自用或是他用,骨簪的作用始终没有改变——头饰品。妇女挽髻于脑后,插入骨簪起固定作用,防止发髻散开,同时作为装饰的饰品、美的象征,是异性对妇女美与否的评判标准之一。妇女在走访亲戚、出嫁、节假日等重大活动都插戴骨簪,这已成为白沙润黎妇女服饰的一个重要标志。妇女死后必以骨簪作为随葬品,要砸碎以防被人拿走,这样才能与死者相伴相随。


王启敏说,刻制一支骨簪大约需要5天─12天的时间,主要看雕刻者的熟练程度。雕刻是一种技艺含量很高的活,雕刻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造诣和雕刻技艺,同时要细心、有毅力。


北方狩猎民族的制骨工艺已经基本消失,白沙县的制骨工艺在全国来说就更显弥足珍贵,它成为研究黎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据介绍,在海南的收藏市场,一支黎族传统的精美骨簪,价格超过万元,价格如此之高,除了物以稀为贵外,还因为骨簪蕴藏着丰富的黎族文化密码,和黎锦一样,是解读黎族文化的媒介。


从洗刷去脂、截料、修整成形、磨制、钻孔雕刻、染色装饰的制作工序到复杂的几何图案,黎族骨簪技艺让世人惊奇。

新闻资讯News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白沙县牙叉镇滨河北路63号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三楼白沙县民
族博物馆
邮 编:572800 咨询热线:27722085 服务投拆:27722085 传 真:0898-27722085 邮 箱:bsxbwg@163.com
博物馆
展馆小林 展馆小新 展馆小爱 展馆小敏 二微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