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微信公众号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展出1190件套代表性文物 数千年的民族画卷

查看内容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展出1190件套代表性文物 数千年的民族画卷

2018-4-9 16:28| 发布者: bwg8866| 查看: 2212| 评论: 0|来自: 海南日报

黎族藤编衣篓。

厚皮树皮上衣。

坐落于五指山市北面的牙蓄岭上,占地面积约近4万平方米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历经3年多的重建提升,今年春节前夕,以古朴雅致、宏伟壮观的形象面世,馆内设海南民族历史文化陈列、海南民族纺织文化陈列、海南民族艺术陈列3个展馆。

“展馆中,还运用了现代科技互动手段,介绍海南的历史和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的族源、从业、社会生活、文化习俗,融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是了解海南历史、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罗文雄说。

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3.2万多件套,分为历史、革命、宗教、民俗、工艺美术五大类,展出1190件(套)文物,在罗文雄看来,就是一幅数千年的民族画卷。

从一块化石说起

走进省民族博物馆第一展馆,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一块不规则的化石。“这是一颗史前椰树化石,长3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它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如今的三亚市落笔洞发现的,这对于研究海南岛的人类活动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罗文雄告诉记者。

考古界在海南岛考古时发现,有石器的洞穴、岗丘、贝丘、等遗址200多处,从发掘的石器和陶器分析,在距今1万年前,海南岛已经有人类活动迹象。

“化石的存在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当时的人类活动跟黎族祖先有关系,但是最起码证明这是一种渊源。随后挖掘出的打制石器等工具,也很好地证明了海南岛在距今1万年前,有人类活动迹象。”罗文雄解释道。

从火耕农业到水田农业

沿着展馆内的橱窗走过去,钻木取火工具、泥片制陶的出现,象征着海南岛上亮起了第一个农耕文明的火把。

在海南岛农业文明发展中,脱壳工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眼前的这个独木舂米臼和脱粒杵属于一套,它的制作工艺就是将一整个树干截取一段,然后利用火烧、石器打磨将树木截面逐渐挖出一个圆形坑,这就制成了舂米臼,脱粒杵也按照同样的工艺经过火烧、打磨制作而成。”罗文雄说。

独木器具的出现标志着黎族先民可以制作和使用工具,利用工具制作新的生产用具,从而也体现了这里水田农业的发展。

以木为舟、以舟为家

细读中国历史,独木舟对于很多人都不陌生,据《中国航海史》和《中国船谱》记述,筏和独木舟是船舶始祖。在黎族独木器具中,独木舟最有名。

省民族博物馆藏有一艘黎族独木舟,长约445厘米,宽66厘米,高36厘米。

早在数千年前,海南先民已经和独木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黎族历史传说中,祖先乘独木舟来到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中的“船型屋”,就是根据倒扣的独木舟外形制成。

“当时还没有铁器,黎族祖先就选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树干,将不准备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状后,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这样疏松的焦炭层很快就被挖尽,如此反复多次,独木最终被做成带槽的舟。”罗文雄讲解道,独木器具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其实物属性,表现了黎族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征。

一条文化交融的纽带

来到黎族纺织文化展馆,罗文雄认为,这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件珍贵文物就是在展馆中央展出的龙被。这条明代的黎族龙被长188厘米,宽124厘米,图案为双凤朝阳麒麟。

龙被,因产地主要在古崖州地区,也称为崖州被,有些地方叫做大被、绣被,素有“广幅布”之称,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朝的珍品之一。龙被既是黎族纺织技术达到顶峰的见证,同时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见证。

“龙被一般是按照先织后绣的顺序制作,在其后期发展中,逐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图案多以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图案呈现,这也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种表现。”罗文雄说,龙被的构图严谨、色彩艳丽、层次分明、款式多样,有着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这种艺术形式是黎锦所共有。龙被的图案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天上、地面、人间诸多事物以及神话传说中诸多形象,都是龙被藉以提炼创作并吸收进入图案中的因素。

据介绍,龙被有五种形式,分别为:单幅龙被、双联幅龙被、三联幅龙被、四联幅龙被,五联幅龙被。其中,三联幅为居多,五联幅和单幅为最少。三联幅是由三幅彩锦联缀而成,一般长2米—3米,最长可达3.8米,宽1.1米—1.4米,以龙纹、凤纹、麒麟纹和鱼纹为主体纹样,花卉纹为辅。

一块唐代珊瑚石墓碑

海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中南部地区,人口140多万。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他们与汉族一道,创造了海南岛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展馆内,藏有一块唐代珊瑚石墓碑,此墓碑宽46厘米,高56厘米,厚16厘米,入藏时间为1986年8月。“这是我们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材质独特,用珊瑚石雕刻,珊瑚石墓碑上面有刻字、经文,这也是重要的民族文化元素。”罗文雄说。

据介绍,坟墓一律坐北向南,多为竖状土坑墓穴,前后两端各竖一块珊瑚石墓碑,墓碑大小规格不一,有的高达63厘米,宽52厘米。碑有四种形制:火焰形、半圆形、三角形、山字形。

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苗族蜡染

据史料记载,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在此条件下苗族聚居区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导的衣饰装束、婚姻节日礼俗、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习俗文化 。

苗族蜡染是为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

“先在白布上划出主要线条,然后用小竹片削成的点蜡沾上溶蜡,在布上点成各种花纹,完成后放入染缸里染色,染好后清洗晒干,再投入沸水中煮去蜡液,这样就形成了蓝白相间的花纹图案,其图案多取材于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河流、山川等。”罗文雄介绍。

黎族纺织历史的“活化石”

在距今3000多年前,海南黎族祖先就尝试用树皮制作衣物,它是由海南黎族先民用楮树等树皮经过繁琐的工序手工制成,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树皮衣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2005年,海南省政府公布“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

从“无纺”时代到“有纺”时代,纺锤、脱籽机和脚踏纺车、织机的出现及改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黎族祖先们从利用纤维树皮到麻纺、棉纺技术的掌握,为纺织技术的革新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是一件木棉被,很多人觉得这在当时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史料和证据的陆续出现为这件木棉被的身世做了正名,轻薄、光滑且极其短小的木棉,正是在黎族祖先的手里一点点制成了一件洁白、柔软的木棉被。”罗文雄告诉记者。

黎族妇女的重要身份物件——藤衣篓

编织工艺在黎族生产生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藤衣篓也是黎族编织工艺代表性工艺品之一。女孩子从11岁左右开始,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衣篓,每个衣篓并不大,可以整齐地放下20多件衣物。

“根据个人喜好及不同地区,衣篓大小不一,且都有盖子,有平顶盖和圆顶盖等,材质一般有竹藤、蒌叶等。”罗文雄告诉记者,女孩子结婚的时候衣篓作为重要物品随同,如果离婚,男方必须要把女子的衣篓归还。此外,在女子去世时,所有衣篓都作为陪葬品一起下葬。(记者 贾磊 尤梦瑜)

新闻资讯News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白沙县牙叉镇滨河北路63号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三楼白沙县民
族博物馆
邮 编:572800 咨询热线:27722085 服务投拆:27722085 传 真:0898-27722085 邮 箱:bsxbwg@163.com
博物馆
展馆小林 展馆小新 展馆小爱 展馆小敏 二微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