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微信公众号

盛世风采:金银器反映的唐代社会

查看内容

盛世风采:金银器反映的唐代社会

2022-12-14 17:31| 发布者: bwg8866| 查看: 92| 评论: 0

金银器外观华丽,而且质料珍贵,具有生活实用、观赏陈设,甚至货币职能等多重价值。特殊的质地决定了金银器只能为社会上的少数人占有,成为王公贵族日常生活中显示身份地位的装饰品和重要物品。我们接下来就从酒具、茶具、梳妆用具和佛事用具看看金银器所反映的唐代社会。

在唐代饮酒是一种社会风尚。有酒就要有酒具,金银酒具精工细作,推陈出新,品种丰富。“烧柴为温酒”、“林间暖酒烧红叶”等许多诗句都有温酒的内容,说明饮温酒在当时是很流行的。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人们饮酒时,已经习惯先把酒温热。正如上图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场景,韩熙载盘坐于长榻上,因为仕途险峻而面带落寞之色,在他前面的条案上摆满了杯盘、酒壶等。仔细观察发现,条案上两个酒壶,都套在了碗里。画家记录的这个细节,揭示了温碗的用法:将碗中盛放热水,注壶置于温碗中,因为热水的热量传导,酒就渐渐温好了。



这套注壶和温碗就是现存非常罕见的温酒器。它们常常是一起使用的,注壶用来盛酒,而多曲银温碗用来温酒。注壶一侧有弧形把手,方便倒酒的时候持握,颈部和足部有鎏金层叠的叶瓣纹饰。多曲银碗如同花朵四瓣展开,口沿和圈足都有鎏金的花纹,简约而不失华丽。

可是,为何古人饮酒时,有温酒的习惯呢?现在有许多的熬夜年轻人,都已经开始追求养生了。从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上来说,将酒温热之后再喝,对身体更好。《红楼梦》里有一回道出了缘由,宝钗劝宝玉不要吃冷酒:“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

从鎏金叶瓣纹银注壶与鎏金小花纹多曲银温碗两件器物上,不仅可以看见唐代社会的豪奢,也可以体会传统医学的玄妙与智慧。


唐朝人爱酒成性,饮酒的酒具多,样式丰富、精美绝伦。唐朝诗人几乎无酒不做诗,无酒不成诗。李白《襄阳歌》“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句中的杓和铛就是酒具,其中铛也是用来温酒的。


唐代是我国饮茶历史中重要的转折点,在唐代,人们的饮茶方式由药饮、解渴式等粗放的煎饮,发展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茶艺。

金银器的发展与饮茶、品茶的风气相互促进。一方面,唐朝人钻研茶艺,讲究饮茶用具,金银茶具成为显贵们的身份象征。另一方面,金银茶具也丰富和扩充了茶文化的内涵。我们眼前这些金银茶具就展现了大唐皇室的审美意趣。


在唐代,流行两种饮茶方式,一种是陆羽倡导的煎茶法,一种是苏廙提出的点茶法,。煎茶讲究茶、水、火、器“四合其美”,把精选好的水倒入铛中(指茶铛),在水将开未开时,用茶则(指茶则)加入茶末,添加少许盐、姜末。茶汤煮好后,倒入分茶壶或直接斟入茶碗(盏)。


这件银铛,可以用来温酒或煎药。当时有一种观念,认为使用金银器来饮食,可以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死。这种观念促进了金银材质食器在贵族中的盛行。

铛也会用于煮茶。在唐代,从皇宫到民间都兴起了煮茶饮茶的风尚,许多城市的路边开起了卖茶水的店铺。《旧唐书》记载王维“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意思就是,虽然王维的住处很朴素,没有很多物件,但是缺不了煮茶的茶铛。


银铛的底部有三足,形状像是动物的蹄子,圆润且富有力量感,把铛的腹部稳稳支撑起来;表面鎏金的狮子纹饰,透出奔放狂野的气息。可以看到这件银铛的柄比较长,,为了方便使用,长柄被巧妙地设计为可折叠的,折叠后可以反扣到铛口上,节省空间。并且,在长柄展开时,有滑动的锁扣可以固定长柄,保证使用时的稳定。

这件鎏金奔狮纹长柄三足银铛的造型,既体现了实用性,也兼顾了艺术美感,可以看到我国唐代极致的工匠精神。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以浓妆艳抹为时尚,妆具繁多,制作精良。唐代妇女插梳成为时尚,梳篦的材料也越来越奢侈,金银等被用来制作梳篦。



王建在《宫词》中这样写道:“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


盒的主要作用是盛放化妆品,但较大者也有装药材。唐代皇帝常用精致金银盒放贵重的化妆品,如面脂、香药来赏赐大臣。


在宗教文化兴盛的唐代,佛教作为宫廷崇尚的主流文化之一,通过精英贵族的推广在社会大众中彰显了巨大的影响力。佛教活动中使用金银器制品的数量达到了高峰,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就是很好的证明。金装银塑的佛教用具是表现佛教鼎盛气象的重要标志。


这件鎏金缠枝纹五足银炉,跟法门寺出土五足银炉很相似。这个炉造型奇特,工艺复杂,制作十分考究,代表了当时金银制作的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来源: 宜兴市博物馆

END


新闻资讯News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白沙县牙叉镇滨河北路63号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三楼白沙县民
族博物馆
邮 编:572800 咨询热线:27722085 服务投拆:27722085 传 真:0898-27722085 邮 箱:bsxbwg@163.com
博物馆
展馆小林 展馆小新 展馆小爱 展馆小敏 二微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