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微信公众号

海南黎族建筑瑰宝:船型屋极具先祖智慧

查看内容

海南黎族建筑瑰宝:船型屋极具先祖智慧

2022-12-23 12:57| 发布者: bwg8866| 查看: 93| 评论: 0

船型屋是黎族人独特的传统民居,黎语称“布隆亭竿”,意为“竹架棚房”,是黎族人为了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以倒扣的船的形状修建而成的房屋。即便后来迁居海南岛腹地,过起了农耕生活,黎族人修建的民居仍保留了船的造型。



船型屋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根据史书的记载,黎族船型屋有从干栏式到落地式的演变过程。

黎族先民是古越人的后代,何时从祖国大陆迁来,从大陆何地迁来,至今仍众说纷纭,有距今一万、七千、五千、三千年诸多说法。

较为认同的看法是:黎族先民来源于百越,即最早活动在江浙一带的越人,越人的一支骆越人是距今三千年前从现在浙江余桃县河姆渡一带,经两广,乘船渡海逐步迁移到海南岛上。

据考古证实,浙江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干栏式长屋便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经碳十四测定,干栏式建筑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基本形制是一座长二三十米、进深七米左右,一侧一点三米廊的长屋,地板高出地面约一米,地板以上为梁柱结构,屋顶为树皮面。

宋代文献有黎族干栏式建筑的记载,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称黎族“居处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赵汝适《诸蕃志·海南》条称:“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

从记载可以看到,黎族“干栏式”住宅与百越民族干栏式建筑相近相似,是黎族古老的一种民居住宅建筑形式。

黎族居住的地区,气候炎热,雨量过多,蛇虫繁滋,野兽出没频繁,为了生存,先民延续了干栏式的建筑模式。干栏式先是高栏式,由柱子架空地面约近2米,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高栏给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后降低为低栏式,一般为1米以下,底层已失去圈养牲畜的功能。

干栏式船型屋建筑是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为增强抗台风能力,又将船型屋改为落地式,“以茅草为盖,以竹木为架”屋盖一直贴至地面。





黎族聚落的选址根据生产、生活两方面的需求来确定,有“三靠一爽二干净”之说。“三靠”:一是“靠近耕地”,便于劳作生产,并在其周围的小丘陵或山坡种植杂粮;二是“靠近河川或溪流”,便于利用水源灌溉农田及生活饮用,并且可以捕捞水产品以改善生活;三是“靠近山岭及森林”,靠山便于供应柴薪和建筑用材,并且可以狩猎,以满足家庭物质上的需求和男人精神上的需求。“一爽”:地势要高爽,地形要有一定坡度,且不占用耕地。这样,可以防湿、防潮,避免对房屋、人畜的侵害;同时,因为有了坡度,又可利用雨水将地表的脏杂之物冲到村外或洼地去,以自然方式改善村内卫生环境。“二干净”:一是居住的地方一定要“干净”,死过人或有不好传说的地方不宜建村;二是野兽较少出没,避免山猪、猴子等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黎族聚落的规模大小不一。山区耕地少且较分散,聚落就小;平原地区耕地多且较集中,聚落就大。大的聚落聚居数百户人家,小的聚落只有十几户或数十户人家。一般而言,同村聚居的大多是同一血缘关系的人。

白查村和俄查村位于东方市江边乡,处于昌化江的中游地带。昌化江发源于五指山,是黎族人民的母亲河。江两岸大多为热带雨林,没有大型城镇,俄查村和白查村就隐匿在山林里。这里是黎族美孚方言聚居地。

俄查村位于昌化江东岸的丘陵下,曾是一处大型船型屋聚落,几年前村庄整体搬迁到附近新村。搬迁之前的俄查村有各式船型屋100多间,保留了极为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村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热闹有序。不过2015年搬迁之后,老屋迅速消亡,如今只有剥落、损毁、不完整的船型屋零散地分布在田边的椰林中。

白查村位于俄查村西几公里处,这里的船型屋保存状况相对好一些。村庄有70多户,共300多人。白查村处在山谷里,地少人也少,相对封闭。前几年,村民搬至新房居住。现在的白查村正在“蝶变”为乡村旅游景点,被称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每年吸引不少游客来访。





落地式船型屋的基本形态是:外貌似船。长而阔,茅檐低矮,通长14.7米。通宽6米,墙宽4.7米,屋高3.2米。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

落地船型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柱子高2.90米,直径0.25米),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柱高1米,直径0.20米)黎语叫“戈定”。

“戈定”象征女人,即一个家庭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男人是顶梁柱。

屋顶的柱子,上面架设脊檩,脊檩上面架设一根毛竹或麻竹。

椽子用“戈烈”(黎语)树枝,很硬,韧性很强,不易蛀虫。树枝粗的一头为4厘米,屋檐从距离地上80厘米的地方扎起,树枝粗的一头朝下,树枝用藤缠扎在檩上,直接弯曲缠扎到房顶的另一头,用竹子编织的茅草当屋盖,四壁山墙,先用“戈烈”树枝,横竖一压一扎成,再用稻草和泥糊墙,前后两个门用木板制成,正门的入口有一宽广的前庭,长2.10米,后门的外沿有一宽广的后院,长1.70米。

屋内前节正门的南边墙上设三石灶,灶上悬一竹架,放置炊具、餐具和食品,灶烟往上熏,一切东西可防虫蛀,也可以熏干食品。

北墙边置长方形离地约30厘米的床铺,为主人的床铺。后节的北墙置一张床给小孩睡。



2021.9.23

一、筹备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有木料竹子红白藤、茅草、稻草泥等。砍木料要在每年7至9月份,所砍的木料不长虫,木料以格木为好,要提早准备,放干后使用。砍竹子(麻竹、毛竹)要在晚造水稻开花后,冬至为佳,那时的竹子不长虫。红白藤为扎房子用,可随时采用。茅草要早有准备,由于盖一间茅草屋需要两亩地的茅草。一般家家有一片茅草地,要年年烧荒、勤除杂草、砍荆棘,长得又粗又长的茅草,用于铺房顶。稻草泥是用干稻草混沾泥土用以糊墙壁。建造房屋的最佳时节是每年十月后至春节前,因为秋冬季节,茅草已长老,编成的茅草排比较柔韧、耐用。

二、平整地基

要确定建房地址,平整地基。从外面挖回黏土,把地面铲平夯实、晒干,反复多次,使地坚硬平整。

三、立柱构框架

挖墙脚和立柱要择吉日良辰,一般在牛日、猪日、鸡日、龙日(黎族的动物记日法)的上午为立柱好时辰。在屋基中间立3根高大的柱子,两边立6根矮柱子,上下横梁连接,房屋框架雏形基本形成。

四、盖顶糊墙

先以竹子搭构框架,然后把编好的茅草夹,一块一块举上房顶进行覆盖,一般覆盖2至3层厚度。同时用稻草泥糊筑墙壁。留有屋门。

五、装门叶

屋前后对头开门。门用木板制成,安上即可。茅草屋里一般不设窗户,怕“恶鬼”从窗户入屋作祟。


六、打扫场地贺新屋

建屋全村人都来帮忙,竣工后要打扫清洁场地,房主设酒宴请全村人,敲锣打鼓放鞭炮庆贺新屋建成,名曰“贺屋酒”。




关于船型屋的来历,黎族民间还有个传说:古时候,海南岛上是没有人烟的。大禹坐天下时,在南海上有个俚国,国王有个女儿叫丹雅公主。

公主一连嫁了三个丈夫都相继死去,一时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

当时丹雅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就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清晨,在海边备了一只无舵又无浆的小船,为丹雅公主备了一些酒食,送给她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养的那条小黄狗也跟着丹雅公主上船。

岸上的人砍断缆绳,小船就顺风飘在茫茫大海中。

经过多少生死劫难,最后小船已搁浅在一个荒岛边上了。为了躲风避雨,防御野兽的侵扰,丹雅公主到山上砍来几根木柱,竖立在海滩边上,然后把小船拉上来,底朝天放到木桩上当屋顶,又割来茅草围住四周。

白天,她带着小黄狗上山打野兽、采野果、掏鸟窝;晚上她睡在这船屋里,小黄狗守在门口。后来,船板烂了,她就割来茅草盖顶,这就是黎族原始的船型屋。

关于黎族民居的演变,有考古学家推断是由穴居发展到树居,再到干栏式船型屋以及落地式船型屋等,大体遵循我国民居普遍的发展轨迹。当地村民说,船型屋是黎族人独特的传统民居形式,黎语称“布隆亭竿”,意为“竹架棚房”,是黎族人为了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以倒扣的船的形状修建而成的房屋。黎族先民来到海南岛后,最早栖身在海边的船中。上岸生活后,他们把船倒扣,然后用几根木棍把船支起来,在船下生火做饭。下雨时,还会在船的四周苫上椰子叶,最早的船型屋就形成了。这些虽是传说,但听起来也不无道理。黎族过去没有文字,上古的重要事件全靠一代代族人口耳相传,留下了大量丰富的传说故事。黎族史诗《五指山传》就是黎族人民的创世神话。

2008年6月7日,“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1月27日,“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11月,白查村船型屋被列为海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伴随黎族的历史发展而演变,船型屋是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是黎族文化的守护者。

来源:中华时报


-END-
新闻资讯News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白沙县牙叉镇滨河北路63号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三楼白沙县民
族博物馆
邮 编:572800 咨询热线:27722085 服务投拆:27722085 传 真:0898-27722085 邮 箱:bsxbwg@163.com
博物馆
展馆小林 展馆小新 展馆小爱 展馆小敏 二微码
返回顶部